<!–
–>
<!–
–>
宪法裁判所在所谓的“气候诉讼”中表示:“碳中和基本法(将2050碳中和设定为国家愿景)没有提出2031年至2049年(中间阶段)的定量减排目标,侵犯了国民的环境权。”做出了不符合宪法的判定。目前有140多个国家承诺进行碳中和,发达国家通常将2050年作为目标年度, 因为坚持碳中和到2050年才能把温度上升控制在1.5度。
要仔细考量的问题是,“2050碳中和”是不是现实的目标。正好有一份报告称,著名统计分析师、能源和环境学者、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名誉教授瓦茨拉夫·斯米尔今年5月发表了《京都到2050的中期评估》。这是在京都议定书签署的1997年至2050年的转折点上进行的分析。他的结论是“2050净零排放的目标几乎不可能(highly likely)实现”。81岁的斯米尔是入选《外交政策》“100位世界级思想家”的作者,比尔•盖茨曾说过“人们像等待星球大战系列一样等待斯米尔的书”。他出版了43部书,韩国翻译了8部。
作为统计大师,他的数字令人出其不意。1997年世界能源消费中化石燃料比例为86%。此后,即使各国集中投资和实现技术进步,2022年的比例也仅为82%,只下降了少许(marginally)。在这25年里,化石燃料消费量的绝对值反而增加了55%。斯米尔在《世界实际上是如何运转的(2022年)》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,德国20多年来积极推进能源转型,但只是将化石燃料的比例从84%降到了78%。
斯米尔一直批评说连能源方面的相关专家也对“规模”没有感觉。我们使用、乘坐、利用和食用的汽车、钢铁、水泥、房子、食品、电脑等一切都是能量块。比如说,美国富裕家庭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古罗马时期当时使唤6000名健壮奴隶的贵族。其中的80%由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气提供。这些巨大的化石能源能带动15亿辆汽车、5000万辆拖拉机等农业机械、1亿台灌溉泵、5亿台燃气锅炉、12万艘商用船舶、2.5万台喷气式飞机。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用无碳能源代替这些,需要付出无法想象的经济成本或出现奇迹般的技术才能实现。
中国拥有汽车的家庭从1999年的每100户0.34辆增加到2019年的40辆,20年来增长了超过100倍,空调在30年间普及至400倍。但非洲和亚洲的30亿人还在使用柴火、动物排泄物作为炊事燃料。就是说,人均能源消费不到中国十分之一的非洲,会因为气候而放弃工业化道路吗?
斯米尔说,将手机与瞬间退出有线电话混淆在一起是“范畴的错误”。能源转换不仅是建设太阳能和风力就行,还需要更换广大的输配电设备、电力储存装置和产业设备才能实现。钢铁、水泥、塑料、肥料等支撑文明的四大物质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占25%,目前还没有无碳的替代生产技术。沥青和润滑油又用什么来代替?斯米尔说:“太多的事实指向一个方向。”即,2050碳中和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挪威分析机构预测2050年化石燃料的比例为48%,这才是反映现实的预测。
在电脑上,甚至可以动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在地下的梦想技术,无论是1.5度还是碳中和,都能迅速满足目标。在斯米尔看来,它们只不过是不考虑工程学可能的愿望思维。权威能源分析机构BNEF的创始人迈克尔·利布瑞查也在今年2月的2050碳中和可能性分析报告中表示:“不存在任何可能性。”如果是2070年,也许说不定能行。如果是2070碳中和,气温上升值可能控制在2度以下。中国的情况是将实现碳中和的年度推迟了10年至2060年。
碳中和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目标。气候诉讼等表演也具有集体觉悟的意义。但如果把没有前景的2050碳中和作为严肃的国家目标,设定不现实的路径,束缚自己的脚步,这就不是慎重的态度。上届政权把碳中和和去核电这两匹马绑在了相反的方向,试图推动国家这辆马车,这种莽撞让人苦笑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