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8/19
建仁寺法堂天顶上的《双龙图》
以《双龙图》被人所知的日本画家小泉淳作的“小泉淳作诞辰100周年纪念展”(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等主办)目前正在京都建仁寺举办。小泉淳作在天顶上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龙,犹如注入了灵魂一般,栩栩如生。
建仁寺法堂的大天顶的面积达到约180平方米。两条巨龙蜿蜒身躯,交错盘踞在一起。小泉淳作凭借墨的浓淡、润渴的运用,使整个画面上的两条龙动态十足,仿佛随时会从天顶上腾飞而出。似乎还能看出双龙拨开进入法堂内的风尘,在自由飞翔。这幅天顶画是2002年小泉淳作为纪念建仁寺创立800周年而敬献的。
“虽然模仿了古典画法,但并未回归这种风格,而是发展成自己独特的技法。两条龙有一种说不出的幽默感,让人感到亲切”,监督此次纪念展的监督东京泉屋博古馆馆长野地耕一郎这样评价《双龙图》。
沿袭了中国观念中龙的双角、五爪,同时细致地描绘出了圆圆的眼睛、坚硬而略卷曲的龙髯以及一片片的龙鳞。“从在天空守护人间、行云布雨的意义上来说,也许是和同在建仁寺、俵屋宗达创作的《风神雷神图屏风》相呼应”(野地耕一郎)。
已故日本画家小泉淳作
1924小泉淳作出生于神奈川县镰仓市,是政治家小泉策太郎的第七子。1943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(现东京艺术大学)日本画专业。同年应征入伍,但在战争结束前夕因染上肺结核返回故乡。重返学校后于1952年毕业。从45岁以后,受唐宋画作的影响,倾心于山水画,同时在静物画方面开窍,多次举办个人画展。75岁以后,积极从事古寺天顶画和隔扇画的创作。此次画展共展出了涵盖小泉淳作早期到晚年时间段的45幅作品,可以大致了解他的整个绘画生涯。
从50多岁到晚年,小泉淳作坚持不懈地创作以鲜花、蔬菜等花卉图为中心的静物画。此次展会会场内陈列着他从50多岁时的代表作《出生之花》,到80岁前后创作的《柿饼》、《牡丹争艳》。小泉淳作在学习中国宫廷绘画——院体画的细腻画法和写实性的同时,捕捉绘画对象散发出来的“气”,追求存在的神秘感。
“蔓菁”经常在小泉淳作的创作中出现。据说,小泉淳作从正面观察后,再滚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,捕捉凹坑及斑点等多方面的特点,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,仿佛能看到蔓菁自己开始讲述故事。当叶子枯萎后,小泉淳作会从根部留出大约2厘米的长度,然后切掉,继续观察其变化。他不断锤炼观察力,反复写生和素描。
小泉淳作经常以“蔓菁”为题材作画
小泉淳作还精心钻研绘画技巧。比如,以蔓菁为题材的水墨画,先在整张纸上涂满墨,然后只洗掉果实部分的墨迹。通过这种擦除方式,果实部分留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图案,从而展现出一种神秘的存在感。
这种捕捉自然“气息”的风格也体现在小泉淳作的山水画中。他对着“岩手山”、“鸟海山”等日本名山,捕捉宏伟的山体形状,显现出自然的神秘。在《随想》(文艺春秋出版社)的《作家的姿态》一文中,小泉淳作追忆唐宋时代,并这样描述与自然的相处方式:“东方人希望通过在大自然中将自身化为虚无,融入其中来获得永恒,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和绘画态度,达到了世界上任何文明都不曾有过的高度”。
小泉淳作绘画事业的集大成之作是2010年在东大寺本坊创作的40幅隔扇画。其中以庄严和优美著称的是《垂樱》,从每朵花的5片花瓣开始细致描绘,没有一朵花的颜色和形状是相同的。凹凸不平的树干和蜿蜒伸出的树枝,展现出了古老樱树的强大生命力。
小泉淳作的集大成之作——东大寺本坊隔扇画《垂樱》
在创作隔扇画之前,小泉淳作向东大寺敬献了《圣武天皇御影》等作品,圣武天皇颁布的大佛建造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即便是一棵草、一把土,也要做出贡献,帮助建造大佛”。小泉淳作当时一定认为一朵朵小小的樱花才是创作《垂樱》这幅巨作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历经5年多的时间完成所有隔扇画之后,不知为何,小泉淳作并未在作品上题款,也没有按印。晚年,就像他告诫自己的那样,以达到“无人抵达之境”为目标。也许小泉淳作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。此次画展将持续到9月23日。
日本经济新闻(中文版:日经中文网)编辑委员 浜部贵司
小泉淳作诞辰100周年纪念展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