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环青年|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,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

食品安全大于天,每次靠舆论才严查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
CDT 档案卡
标题: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,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
作者:宗和
发表日期:2024.9.2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四环青年”
主题归类:食品安全
CDS收藏:公民馆
版权说明: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,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。详细版权说明

又见媒体曝光“硫超标”枸杞。

据央视财经报道,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的枸杞,因颗粒大且饱满、色泽鲜红、果肉厚实等优势,在全国广受欢迎。但在光鲜的外表下,部分厂家和商户在生产枸杞过程中,使用焦亚硫酸钠以及工业硫磺进行“提色增艳”,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。

9月2日,被曝光地之一的甘肃靖远县发布通报称,已成立联合调查组,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,对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。

尽管靖远县表态会严查,但回顾央视曝光的种种触目惊心的内情,网友们仍愤怒不已。

在枸杞重要产地之一的青海格尔木市,当地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出去,用焦亚硫酸钠兑水将枸杞浸泡后,使其外观变得更加艳丽,全然不顾一个基本事实:

焦亚硫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,主要用作食物的漂白和防腐等,但过量食用会产生中毒症状,包括全身缺氧和器官衰竭,严重者甚至会死亡。

这些商户是不知道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钠的危害吗?并不是。

格尔木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发布了《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》,其中规定,生产、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,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。

有格尔木商户坦言,他们都知道不让用焦亚硫酸钠,市里边每年都查,但后来发现不加会亏钱,干脆昧着良心加了。

在靖远县的一个“枸杞小镇”,某些商户更加肆无忌惮,用工业硫磺熏枸杞。比起焦亚硫酸钠,工业硫磺是明确禁止用作食品加工的。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,人食用后很容易造成肾衰竭、肝功能损害等症状。

从记者暗访拍摄到的视频看,下午搭棚深夜熏制,天凉后再拆掉棚子的情况,在当地某些村庄普遍存在,且整个过程操作娴熟。记者挑开其中一个熏制棚的小口,瞬间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,呼吸困难、泪流不止。

而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过的枸杞,最终流入了市场,有的进了火锅店、小药铺,有的进了茶包,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,伤害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。

如此使用焦亚硫酸钠、工业硫磺“加工”枸杞,地方怎么就后知后觉?

必须要承认,枸杞种植主要集中于西北农村地区,地域较广且种植分散,存在一定监管难度。可从央视曝光的视频看,很多商户使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时,似乎丝毫不担心被查。

有人在农场水渠边使用焦亚硫酸钠浸泡枸杞,有的村庄遍地是熏制棚,大袋的工业硫磺,非常显眼地摆放在院子里。

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,难道当地的村干部完全没有察觉?难道有关部门平时不会下到农村去检查?难道当地抽检的枸杞都质量合格?

其实,稍微检索下新闻就能发现,西北地区枸杞产地部分黑心商户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为枸杞“提色增艳”,十多年前就被曝光过了。

之前每次被曝光,当地都发通报说严查严惩。可十多年过去,这种现象并没有停止。

这说明,在“硫超标”枸杞的生产、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,监管都出现了大大的漏洞。甚至不排除某些人或某些部门,明明知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纵容这种作恶。

央视曝光后,甘肃省靖远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正在对涉事地枸杞的生产、销售全流域展开调查,对涉事地田间地头、农户家和商铺的枸杞进行了抽样送检,“从田间地头到流入市场,进行全过程监管。昨晚,工作组已经下到市场去核查了。”

如果这些动作做在前面,又何来央视的曝光呢,地方的枸杞产业也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打击。

这次的事件,让很多人想起前几年热播电视剧《山海情》中的一个片段,村民争论要不要给枸杞熏硫磺,作为扶贫工作最大“刺头”的李大有说了一段话:

“不熏!……良心是啥?良心就是人心,那是一杆秤,咱的枸杞可以不红,但咱金滩村的人心,不能黑!那亏心的钱咱不挣!”

这段话让观众心头一热,但现实中,要让消费者买到合格的枸杞,不能寄希望于商户的良心,或者消费者的自行甄别。

关键还是要严格监管,从源头上打击“硫超标”枸杞的生产和流通,让不法商贩付出经济和法律上的巨大代价。食品安全大于天,每次靠舆论才严查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